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从而有效利用好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职校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目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我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从调研入手,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调研可采用个案追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方法。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总结出学生上网有“七多七少”,即喜欢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消遣猎奇的多,关注主旋律的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的少;网上交友的多,有益交流的少;点击黄色网站的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开心的多,认识不当上网危害的少。学生上网的“七多七少”,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差距,也表明了德育工作者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
二、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德育网站。
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规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所以,定期给学生开办网络法律知识讲座尤为重要。学校可根据专业和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鼓励支持学生建立自己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积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
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坚持科学、健康的原则,帮助学生设计网站内容。如创办计算机网络特长班,成立计算机编程、课件、页面设计、网络维护、课外活动小组等,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动手能力和自信心,又可丰富课后活动生活。网络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原因不在其本身,而是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要解决它,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而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大多能够独立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上网、下载以及课件和网页的制作等,形成了能独立制作课件、网页和管理应用软件的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不仅为学校网络德育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也使广大教师在知网络、懂网络、用网络过程中获得了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权,进而使德育主导权真正落实。
三、弘扬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等正面教育为主。学校对网站的基本要求要高质量、多样化、有创新、有特色;对栏目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网络活动要求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平等交流,双向负责,坦率真诚。从多方面确保网络的先进性、导向性,增强网络的亲和力、感染力。
围绕学生社交、恋爱、就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解烦恼,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地增强网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切实加强学生德育网站的引导。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对己对人负责、诚实守信,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时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浏览主流网站信息;引导学生上网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引导学生不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引导学生诚实上网,展示真实自我,慎重交友;引导学生不信、不传播消极、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不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